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潍坊天立学校:课堂教学大比武 天立教师竞风流

来源:新课程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世洋 王兆雪 潍坊报道 2020年是潍坊天立学校的质量服务年,也是潍坊学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年。为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改革,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世洋 王兆雪 潍坊报道

2020年是潍坊天立学校的质量服务年,也是潍坊学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年。为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改革,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在学区课程质量部的精心组织下,我校于10月14日、10月15日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课标理解得深,对教材研究得透,对学习目标把握得清,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准”这一目标,各位参赛教师认真教研,反复磨课,深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次比武做了精心准备。

课堂上教态自然、精神饱满、语言精炼、板书有序、思路清晰,课堂设计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效利用双边互动。不是为了某一个学生,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完美呈现了天立教育课堂模式的深刻内涵。同时,变传统“教教材”为整合性地“用教材教”,用人格砥砺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激情点燃激情,变沉闷的课堂为灵动的、智慧生成的、人性彰显的舞台,充分展现出了新一代年轻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每一堂课都是知识与智慧的激情碰撞

每一次参与都是体验与创造的肆意交融

在教师课堂质量比拼结束之后,三位学部校长也就“学部质量建设”做了分享。小学部罗军校长深入阐述小学特色办学理念,初中部杨坤校长分别就教学和教师发展做了详细解读,高中部李世建校长以招生为基点,宏观介绍学部建设。

本次比赛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评委,从教师的仪容仪表、讲解内容、课堂互动、课件板书等几个模块进行详细考察。比赛现场,评委老师除了客观评价参赛教师的教学外,还分别对参赛教师进行了专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激励参赛教师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活动结束后,何勇明校长做了现场点评。他说,以前我们的授课方式太中规中矩,老师地位太过凸显,反而忽视了学生的作用,通过磨课、研课,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次比赛充分体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积极构建开放式学科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教学评价”的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强烈的课程意识和使命感。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发展之源。本次的“教学质量大比拼”活动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要将教学质量比拼常规化、常态化。

潍坊天立学校以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为载体,提高教师解读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教案、驾驭课堂的能力。本着“比武即学习,过程即培训,参与即成长”的精神,进一步引导全体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关注学生、研究学法,建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新课程研究》 网址: http://www.xkcyjzzs.cn/zonghexinwen/2020/1022/578.html



上一篇:中职计算机教学美育策略研究
下一篇:安康市汉滨区举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应用文教学

新课程研究投稿 | 新课程研究编辑部| 新课程研究版面费 | 新课程研究论文发表 | 新课程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