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课程研究》栏目设置[09/01]
- · 《新课程研究》投稿方式[09/01]
- · 《新课程研究》征稿要求[09/01]
- · 《新课程研究》刊物宗旨[09/01]
【教学研究】 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动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动机 的区分 历史背景 :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可分为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国内因素往往包括事件发生前的
历史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动机的区分
历史背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可分为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国内因素往往包括事件发生前的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直接原因(导火线、借口)等诸因素,“历史背景”虽包括“原因”,但“原因”的得出还需要进一步提炼概括,除此之外,背景往往还包括事件发生前的酝酿过程。
历史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是根据大背景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通常按照原因的来源把它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按照原因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分为偶然原因和根本原因;按照引发作用的大小分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是来自历史事物当事人方面的内部因素,所以又有人称之为内部原因。客观原因就是当事人之外的原因,也称之为外部原因。
偶然原因和根本原因就是研究原因和结果之间偶然和必然联系的问题。偶然原因,表面上不经过中间事物,因一个偶发事件直接诱导一个结果的出现,所以它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不具有本质的必然联系。偶然原因也有称直接原因和导火线、借口等等。导致一个结果必然出现的历史事物就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具有本源性和不可替代性,它预示着历史事物的必然产生和发展方向。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有机联系的一对概念。主要原因是诸多原因中起重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次要原因是在诸多原因中重要性较差、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历史条件:也叫“前提”。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具备了哪些条件才会以后的某一件事。它同“原因、背景”意思差不多,但一般指包括积极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也只是积极的结果。原因是已经存在,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因素;条件是已经存在,不一定导致结果的因素。
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命题时,“历史背景”常和“原因”混用,往往问某事件发生的背景实际上就是问该事件发生的原因,但实际上仔细分析,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例如,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包括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继续侵略、清政府的加紧搜括,使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和1849年前后广西的连年灾荒、农民纷纷起义(直接原因)。但若问“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则除了上述之外,还应该叙述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反清活动如何为起义作了长期的酝酿、组织工作。
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和要得到的结果,是最直接本质的表达。它反映一定阶级、团体、个人等的主观愿望。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直接目的一般是指与某一历史事件有较为明显的、直接的联系,并直接促使其发生的目的。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动机是驱使人们去活动的内部原因,而目的则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编辑:赵子瑞
微信:zzr4669
文章来源:《新课程研究》 网址: http://www.xkcyjzzs.cn/zonghexinwen/2020/1014/512.html
上一篇:高校节能案例教学论文
下一篇:案例教学新突破:讲好MBA培养的课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