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树木学课程教学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来源:新课程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树木学”是讲授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课程[1],是林学、森林保护、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

“树木学”是讲授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和经济价值的一门课程[1],是林学、森林保护、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学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2-4]。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我国重要树种的识别特征及相关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树木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而且还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从事林业研究和林业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5-6]。根据当下林业科学和林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效果,“树木学”课程教学必须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追求并转化为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7],在提高“树木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树木学”是一门与树木认知过程结合紧密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其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鉴别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较喜欢和感兴趣的教学形式[9]。“树木学”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课时与实验、实习课时比例为1∶1左右。其中,实验教学基本都在实验室内完成,使学生掌握系统鉴定植物标本的方法;实习会安排1周的时间到林区进行野外实习,重点讲授树种识别、树木的形态特征等知识。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10]。因此,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树木学”课程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陈述式的满堂灌输,应在课前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好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度,随时调整提出问题的角度。同时,教师要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科学地安排“树木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不要完全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应根据季节以及树木的花期、果期等安排“树木学”课程的内容顺序,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观察,全面掌握不同时期树木的变化,并画出树形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另外,在“树木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树木学”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树木的形态特征、不同季节植物的形态变化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在学习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树木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将树木标本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树木形态特征的理解。另外,学生通过“树木学”课程实验还可以对不同的植物标本进行系统的观察及鉴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树木学”课程实验时,教师应在操作台上放置解剖镜、解剖工具(保证每位学生一套)、参考书;在边台上放置相关的实验材料,如新鲜植物标本(茎、枝、叶、花、果实)、腊叶标本、液浸标本等,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对比、描述、归纳、鉴定的全过程。这种实验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师主动讲授的方式,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起引导、启发的作用,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植物形态特征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笔者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对植物标本进行解剖、照相,选取效果好的照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树木学”实验课上进行展示,并从中选出部分作品陈列在实验室中,供学生观赏、交流、学习。这种方式既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解剖和照相技能。

三、通过校园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开展“树木学”课程校园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有较丰富的乔木、灌木树种,把校园当成实验教学场地,在校园内开展现场教学,教师采用边看边讲的方法,结合理论课的知识及实验课的解剖过程,让学生对活体植株进行整体和局部的细致观察,让学生对所见的树木树形、树冠、树皮、枝叶类型、花及果实类型等进行现场描述,让学生掌握常见树木种类的识别特征。“树木学”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采集5种树木的枝叶、花、果实等进行解剖,并根据解剖结果绘制植物结构示意图,然后使用工具书进行鉴定、编写检索表,进一步提高学生植物鉴定能力。同时,让学生根据解剖镜下观察到的实物,绘制植物结构示意图,使他们能更加形象地理解植物物种的结构特征。

文章来源:《新课程研究》 网址: http://www.xkcyjzzs.cn/qikandaodu/2021/0610/959.html



上一篇:家庭花卉鉴赏与栽培的教学思考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动物解剖生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研究投稿 | 新课程研究编辑部| 新课程研究版面费 | 新课程研究论文发表 | 新课程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